据外媒报道,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研究表明,私营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导致的火箭发射量激增,正对臭氧层修复构成严重威胁。自2019年以来,全球火箭发射量翻倍增长,伴随而来的,是其排放物在高层大气中的破坏性可达地面污染的100倍。
火箭发射
了解到,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导的研究利用气候化学模型SOCOLv4模拟预测:若延续当前趋势至2030年(年发射量2040次),全球臭氧层将变薄0.29%,南极地区春季臭氧损失更将高达3.9%。虽然这些数值看似微小,但臭氧层已比正常水平薄约2%,这种额外破坏可能导致修复进程推迟数十年。
外媒对各类臭氧层破坏机制进行了解析:
固体燃料火箭释放气态氯和氧化铝微粒,可直接摧毁臭氧分子;
煤油/肼类燃料产生大量烟尘,加热平流层并改变风场,加速臭氧分解;
卫星重返大气生成氮氧化物和金属颗粒,加剧臭氧消耗;
仅6%发射使用臭氧友好的低温燃料(液氧/液氢)
研究指出,卫星坠毁产生的太空垃圾影响尚未被充分重视。科学家呼吁全球协调行动:禁用含氯推进剂、限制高烟尘燃料、规范发射频率。否则,太空探索的进步可能抵消历时35年的臭氧层保护成果。